• 客服二维码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杂志订阅码
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行业资讯 > 叉车停车未拔钥匙:习以为常的 “小细节”,藏着致命风险?
叉车停车未拔钥匙:习以为常的 “小细节”,藏着致命风险?
发布时间:2025-11-19浏览次数:8 次

点击此处查看原文1.gif

司机下车搬货,钥匙插在锁孔里;去办公室签单,钥匙依旧纹丝不动;临时上个厕所,一句 “很快就回来”,便放任钥匙留在车上。


1.jpg


在不少企业的日常运营中,这一幕早已屡见不鲜。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叉车作业人员都觉得这没什么问题,认为没有违法违规,早就习以为常了。

但真的没问题吗?那些被忽视的 “顺手习惯”,那些自以为是的 “无关紧要”,往往正是安全事故的导火索。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,却可能酿成致命灾难的安全隐患。

一、两起致命事故:钥匙未拔,悲剧降临

案例一:2022年12月11日上午10时15分许,某地物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一般叉车车辆挤压伤害安全事故,造成一人死亡,直接经济损失220万元人民币。 


2.jpg


事故经过:在叉车停车充电时,负责叉车安全管理的副总经理杜某,未及时拔出钥匙。安装作业人员俞某安全意识淡薄,未经叉车使用单位同意,无证上岗,擅自使用叉车进行载人违规作业,导致事故的发生。 


3.jpg


案例二:2024年1月某日凌晨时分,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叉车事故,事故造成1人死亡,直接经济损失129万元。

事故经过:道某驾驶叉车完成包装袋运送工作后,将叉车停在成品车间装车处,去上厕所,但是没有拔出叉车钥匙而留在了叉车上。监控视频显示,随后廖某(无证)驾驶该叉车将潜水泵运送到指定地点后,未系安全带,空车行驶至某处时叉车左转向,车身向右发生倾覆,将廖某压在叉车下。


4.jpg


这些血淋淋的案例直指核心:叉车未拔钥匙,就是给安全隐患和运营损耗 “放行”。

无证人员可能因好奇擅自启动叉车,缺乏专业技能易引发碰撞、货物倾覆等事故,直接威胁人员安全、造成财产损失。同时,非专业操作会加速设备磨损、诱发故障,不仅增加维修成本,还会导致生产中断,推高整体运营成本。

二、事故责任深挖:谁该为 “未拔钥匙” 买单?

(1)操作人员:直接责任主体。叉车操作员是钥匙管理的第一责任人,无论离岗时间长短,未按要求拔出钥匙,属于违规操作。这种行为直接为无证人员擅自使用创造了条件,是事故发生的核心诱因。


5.jpg


(2)无证操作人:擅自上车,违法在先。若造成他人伤亡或重大损失,除民事赔偿外,还可能触犯“重大责任事故罪”或“过失致人死亡罪”,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
(3)安全管理人员:监管失职责任。安全管理者未将 “钥匙管理” 纳入日常安全监督重点,既未开展专项培训,也未建立巡查机制。对操作人员的违规习惯视而不见,属于典型的监管缺位。

(4)企业: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。企业未制定明确的叉车钥匙管理规章制度,或虽有制度但未严格执行。安全培训流于形式,未让员工真正认识到钥匙遗留的致命风险,本质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漏洞。


6.jpg


三、整改及预防措施:堵住 “钥匙漏洞”,守住安全底线

(一)人员层面:强化意识,明确责任

开展专项安全培训,结合上述事故案例,让叉车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直观感受钥匙未拔的严重后果,摒弃 “习以为常” 的侥幸心理。

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,明确叉车操作员 “离岗必拔钥匙、钥匙随身保管” 的硬性要求,将责任直接绑定到个人。

(二)管理层面:完善制度,强化监督

制定《叉车安全操作细则》,明确钥匙管理流程:作业结束后必须拔出钥匙、关闭电源,钥匙由操作员专人保管;临时离岗(如取货、如厕)需拔钥匙并上锁,严禁随意放置。

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,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巡查,通过监控回放抽查叉车停放状态,对未拔钥匙行为实行 “零容忍”,发现即通报、严肃问责。


image.png


(三)设备层面:技术赋能,源头防范

为叉车加装司机权限采集器,采用人脸识别或扫码认证,只有有权限的司机才能启动车辆,杜绝无证上岗。还可拓展离位超时锁车及未系安全带报警功能,预防违规风险。


7.jpg

8.jpg


智慧云平台:后台可实时监测叉车启停状态、钥匙拔出状态,便于远程监管和数据记录。


image.png